青藏高原自晚新生代以来的强烈隆升和存在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与环境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对青藏高原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研究也一直为科学界所瞩目。但受条件限制,解放前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几乎为空白。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特别是从197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 合科学考察队对整个高原进行了为期二十年的全面、系统的多学科综合考察。这次考察填补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空白,积累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摸清了该地区资源 分布的基本状况,同时也发现了青藏高原持续利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机。即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和自然的双重 因素越来越加速影响着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而青藏高原海拔高,地理位置独特,同时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一旦对原有的环境造成不可逆性破坏,将会产生不可预 期的后果,同时也必然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青藏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高原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持续有效 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结束后,一些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对青藏高原存在的一些生态学问题需要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尤其是在人类活动比较剧烈的高原河谷农牧交错地区,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应运而生。
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选址等准备工作开始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1993年3月,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和西藏军区后勤部签署了土地 长期使用合同,西藏军区后勤部所属农场(西藏拉萨市达孜县)提供了60亩土地作为试验地,供中国科学院长期无偿使用,合同的签署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 生态试验站的正式建立,站上的科研人员当年即开始开展各项监测和研究工作。
经过近20余年的建设,拉萨站先后进入中国生态研究 网络(2002年)、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2005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